碳在地球上隨處可見,地球生命也是碳基形式,碳的重要性足以說明了碳的豐富度。
鉆石就是由碳構成的,天然鉆石的形成需要高溫、高壓的條件。所以科學猜測地球內部蘊藏著大量的天然鉆石。
行星科學家烏爾里希·福爾的團隊在研究地球內部構造的時候發現了儲備海量鉆石的「克拉通根」
當科學家用聲波探測地幔的構成發現:聲波在地下145至240公里處傳播速度異常的快。
地下150公里的深度剛好處于地殼和地幔的過渡段。但是這一深度的物質密度卻比地幔和地殼都大。科學家將這一區域命名為「克拉通根」。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克拉通根」有1%~2%的物質成分是鉆石,其含量保守預計有1000兆噸。
鉆石由碳構成,其成分和我們常見的石墨、鉛筆芯、蜂窩煤沒有太多區別。
形成鉆石的條件要比煤嚴苛多了,起碼需要1500℃的高溫和6Gpa的壓強才行。所以地球表面上的天然鉆石并不常見。
只要溫度和壓力合適,碳很容易形成鉆石。比如宇宙中經常會發生超新星爆發,垂死的恒星會釋放大量的碳元素,這些碳元素會在超新星的余溫下形成鉆石,這些鉆石在引力的作用下又會聚集成一個超大品質的鉆石行星。
2012年,美國科學家就在距離地球4000光年外的脈沖星附近發現一顆比地球大兩倍,品質是地球9倍的鉆石星球。其中蘊藏的鉆石含量是億兆噸級別的。
一般情況下,鉆石很難涌上地面。克拉通根在地下140公里處,而人類的深鉆能力還遠遠達不到這一水平。
目前人類最深鉆探記錄是前蘇聯在科拉半島的鉆孔,深度是海平面以下12262米。也就是說12公里以下,再往下鉆,其密度、壓強和溫度就不是鉆頭可以承受得住了。
所以開采克拉通根的1000萬億噸鉆石只能寄希望于地球內部的板塊運動和火山爆發。
南非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裸露鉆礦,這些鉆石原本也是在地下100多公里處形成的,但是由于地質運動、板塊擠壓和火山爆發。地下的鉆石被涌上地面。
鉆石的價值
鉆石不像黃金,它除了象征所謂的愛情,在工業上幾乎一無是處。
鉆石是金剛石的一種,金剛石是自然界最硬的材料,人工合成金剛石不僅價格便宜,且穩定性還很好,特別適合超導領域。
而那些質地通透,且符合人類審美的金剛石被稱為鉆石,價格也是翻了好幾倍。
鉆石在地球上的儲備十分龐大,在利益的驅使下。鉆石每年的開采數量被嚴格控制,供求量和需求量基本維持平衡,所以鉆石才一直處于高價區間。
事實上,壓根就不用開采地球內部的鉆石,只要把南非的鉆石全部開采出來,現在市面上的鉆石將直接變成白菜價。
畢竟物以稀為貴,如果鉆石遍地都是,那麼其象征的愛情意義將變得索然無味。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