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江湖是多少年少輕狂的夢想,不管事實如何,可武俠給人的感覺總是一片寬闊的地方,讓人感覺身處其中會是自由、痛快的。但實際上,毫無畏懼地行走江湖也僅是強者的特權,因為武林中仍存在諸多爾虞我詐。可能每個人心中想象的江湖不同,不同作者搭建的江湖世界也不同,在金庸先生筆下,江湖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金庸筆下武俠世界里,有著各個不同的故事串聯,當然必不可少的自是那些魚龍混雜的江湖人,而人心最難琢磨。有滿嘴仁義道德的偽君子,有不擇手段的真小人,也有表里如一的大俠士,他們的本真面目很少能被人看透,也許遇到惡人還傻呵呵把他當好人。就像金庸江湖有這樣4個「假善人」,皆被錯當好人,實則全對中原武林做壞事。
有時候會說,是非對錯善惡曲直很難理清,因為立場不同角度不同。不過金庸小說里護佑中原康寧一直被當作正統的善,那麼既然做出危害中原武林的事,也就可以劃分到對立陣營,這幾個人還曾被錯當好人,他們分別是誰呢?
第一個是空相,一聽這個名字,不知道的人都會以為他是出自少林寺的某個高僧,而且他在故事中確實也用這個身份瞞天過海,欺騙了許多人,甚至瞞過張三豐。
沒錯,空相就是當時倚天里被趙敏派去偷襲張三豐的人,他本名剛相,化名空相欺騙了武當諸多關卡,連張三豐也因為心系少林安危慌了神,導致被這個假空相真剛相重傷。原以為他是來求救的善良少林弟子,沒想到卻是來禍害武當的壞人,若不是張無忌及時趕到,恐怕武當也要元氣大傷,那麼中原武林更沒有可以跟朝廷對峙的大門派了。
第二個是趙敏,趙敏作為倚天女主角,后期是一步步被洗白,許多不明所以的人還以為趙敏一直就是個善人,畢竟哪有女主會壞得那般明顯。然而趙敏后期不管多好都掩蓋不了她前期針對中原武林的惡行,不僅挑撥明教和六大門派大打出手,而且在兩敗俱傷之際她還搞突然襲擊,抓捕了大批量江湖人,血洗諸多門派,那對武林來說是場浩劫。好在張無忌的出手止損,才為中原減少了很多傷亡,可趙敏當時身處朝廷陣營,對中原武林的舉措,儼然就是大魔頭般的存在。
第三個是圓真,圓真本是中原江湖人成昆,但是因為自己的私欲跟陽頂天有過節,害死對方后仍不解氣,非得耍心機使明教跟中原各大門派成為死對頭,他成了幕后黑手,卻光明正大跑到少林寺當和尚,讓空見神僧信以為真地覺得成昆是覺悟了,是好人,出手調停謝遜成昆仇恨。結果是成昆又一計謀,謝遜殺死空見,跟少林結下死仇,少林同樣參與進圍攻光明頂的計劃中。當時張無忌在找圓真對質,少林弟子還都以為圓真對抗明教犧牲皆當他是好人,實際圓真不過是以假死金蟬脫殼,后面依舊在禍害江湖。
第四個是趙志敬,趙志敬這個小人從起初敵不過郭靖,把怨氣撒在楊過身上,便讓人知道這不是個好貨色。可是全真七子中好幾個卻特別看重他,把他當成優秀弟子,殊不知趙志敬小心思特別多,各種奸詐使計。最離譜的是,在外敵入侵時,趙志敬輕易就投降,并且跟敵人談交易,意欲掌控全真教,如此叛教行為,不止違背全真教教旨,同時還會危害整個中原武林。
你還知道金庸筆下哪些「假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