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東是清末十大武林高手之一。他武藝高強,一生少有敗績。因此,他還被慈禧留在宮中,擔任二等侍衛并兼任侍衛武術教頭。李瑞東武功能那麼高,立要得力于兩次奇遇,是什麼奇遇呢?
李瑞東是直隸武清人,出生于咸豐元年。
說起來,李瑞東是個標準的富家子弟。其祖上原本是山西人,在明朝中期遷徙到了直隸武清城。由于精通醫術,便在城中開了一家藥材鋪「濟世堂」。靠著數代的誠實經營,「濟世堂」已經成了武清城里聲譽極好的老字號藥材鋪,而李家亦靠此積累下了一大筆財富和數十畝良田。
李家經過幾代的開枝散葉,到了李瑞東父親李小歧這一代,他雖然繼承了家傳的醫術,但并不愿意坐堂行醫,反而跑到縣衙里做了一個小官吏。
不過縱是如此,只要「濟世堂」繼續開門營業,李家的殷實生活就不會有任何變化。所以李瑞東從小就生活在蜜罐里,家中長輩對他也是無比疼愛。
李家大宅是一幢古色古香的宅院,光是房間就有80多間,因此李家一直雇有拳師看家護院。李瑞東小時候,他最喜歡和拳師們廝混在一起,為的就是看他們舞槍弄棒。拳師們亦覺得李瑞東可愛,所以都喜歡教他打拳練功。
李小歧見兒子嗜武,且過目不忘,能很快將所授拳法一五一十打出來,于是認定李瑞東有習武的天賦,花重金延請武術名家,教授他學拳術與兵器。
盡管練武十分辛苦,但李瑞東卻樂此不疲,每天天還沒亮,就已經在場院里站樁。一天里更是恨不得把三餐之外的時間都用來練習拳法。到夜里休息時,他還常常在琢磨所學的拳法。
李瑞東還喜歡以武會友,經常與人切磋武藝,討論武藝奧義。
他曾結識過大刀王五。兩人還義結金蘭,互相把所學的拳法教給對方。王五把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山東教門彈腿」傳授給了他,而這也讓他在武藝上如虎添翼,更加厲害。
不過,對李瑞東影響最大的還是王蘭亭。
光緒六年,李家大院來了一位貴客,就是王蘭亭。
王蘭亭是端王府的大總管。他本是奉差出京辦事,經過武清縣。由于與李家是故交,順路來看望李小岐,并借宿于此。
說起來,王蘭亭亦是位了不起的武林高手,他早年隨楊露禪學過太極拳,後來又拜董海川學過八卦拳。由于所學皆是內家拳法,因此他的武功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不過,越是優秀的人越是謙虛,王蘭亭亦不例外。他為人謙虛謹慎,待人十分和氣,很少和別人討論武功。
也許是晚宴太過豐盛,又或者王蘭亭多喝了幾杯,總之那晚,王蘭亭和李瑞東聊起武功來,興致極濃。在李瑞東的建議下,二人還進行了三場比試,結果王蘭亭沒費吹灰之力,就連勝三場。
李瑞東沒想到自己苦練多年,居然連一局都不能取勝,免不了十分沮喪。他十分好奇,追問王蘭亭學的是什麼功夫?得知王蘭亭練的是太極拳,且師父是楊露禪時,這才知道自己是有眼不識泰山。于是立刻跪拜于地,想要拜王蘭亭為師。
王蘭亭認為自己和李瑞東是平輩,無論如何也不肯收他為徒,最后終于想出「代師收徒」的辦法。這樣一來,王蘭亭便成了李瑞東的師兄。為了能盡心教授武藝,在王蘭亭的建議下,李瑞東告別了家人,與他一同到了北京。在他的推薦下,李瑞東在端王府擔任了莊園處的職務。
要說李瑞東的活計,還真的清閑。除了秋收時要忙一段時間,一年上頭皆有閑空,而這也正好讓他跟隨王蘭亭靜心習武。
在端王府的時候,也曾發生過一件趣事。少林寺的掌門武僧龍禪法師,聽聞王蘭亭武藝高強。一向認為少林功夫天下第一的他,哪里肯服氣,所以專門找到端王府要和王蘭亭比武。結果二人剛一交手,龍禪法師就察覺到王蘭亭內功深厚,自己很難取勝。但他以為若論輕功,還是少林的輕功是武林界的佼佼者。所以他瞅準機會突然施展輕功,一路騰屋越瓦。如此過了許久,他才停下來喘氣。
誰知他才停下,王蘭亭已在身后問道:「法師何故逃走?」
龍禪法師大吃一驚,這才知道王蘭亭的武功果然不虛,于是當即就要拜王蘭亭為師。王蘭亭以「不敢毀少林之名」為由,極力推辭,最后他被龍禪法師誠心打動,便和他結為兄弟,傳授他太極拳法。而龍禪法師亦將少林拳法傳授給了李瑞東。
王蘭亭還把他的師兄弟和武林界的朋友紛紛介紹給李瑞東。像程廷華、劉寶貞這些人,都是王蘭亭的師兄弟,因此與李瑞東也以師兄弟相稱。大家經常在一起切磋武藝,李瑞東受益匪淺。
除此外,王蘭亭還帶李瑞東四處尋訪武林高人,并一同拜師學藝。比如他們就一起拜岳青山為師,練過心意六合拳。
數年后,李瑞東在王蘭亭的指點下,武功已經相當了得。王蘭亭于是辭掉了王府總管的職務,歸隱道門。而李瑞東則被端王載漪留在王府,擔任拳師。
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壽。載漪別出心裁,帶著李瑞東進宮拜壽。
在壽宴上,李瑞東進行了一場精彩的武術表演,一時讓在座的皇親貴族們稱贊不止。慈禧也因他武藝高強,把他留在了宮中,擔任二等侍衛,并兼侍衛武術教頭。
二等侍衛是正四品官員,李瑞東初進宮就得到這麼高的官職,那些大內高手當然不滿,所以陸續有人來找他比武。結果竟沒有人能打敗他,這樣,李瑞東才在宮里站穩了腳。
擔任二等侍衛后,李瑞東的收入豐厚了不少,因此他特別喜歡逛古董鋪子。其中他又特別喜歡逛一個甘姓老闆的古董鋪子,一來二去,兩人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甘姓老闆也會些拳腳功夫,于是二人免不了要切磋一番。結果兩人一試手,李瑞東才知道,甘姓老闆是個行家里手。盡管李瑞東贏了甘姓老闆,但是他對甘姓老闆的身手還是驚詫不已。
沒想到,甘老闆輸得心有不甘,轉身不知從何處帶來一位老人,并極力鼓動李瑞東與老人試試手。
李瑞東見老人雖然一頭銀發,但是行動舉止卻十分敏捷,深知老人是位世外高人,所以在交往中一直恭敬有禮。不過兩人一試手,老人輕松就打敗了李瑞東。到這個時候,老人的身份才被揭曉,原來他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金蟾派太極高人甘淡然。甘淡然最后活到了108歲,這是后話。
李瑞東雖然失敗了,但是不禁欣喜若狂,當即跪倒在地,要拜其為師。
甘淡然也很欣賞李瑞東的武功和為人,因此痛快地收下了他這個徒弟,并將絕技傾囊相授。
李瑞東一生,一次敗給了王蘭亭,一次敗給了甘淡然。他因敗得福,學得了兩門絕世武功。而他也在這不斷地學習中,武功臻入化境。
1900年,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慈禧根本沒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想法,而是一溜煙地逃走了。留在京城的李瑞東,積極參與抵抗八國聯軍,多次擊殺八國聯軍。但對方不僅人多,且有洋槍洋炮。最后,在八國聯軍的圍攻下,李瑞東眼見不敵,只得逃進了一個四合院,并藏在了院中的水井中,才逃過了一劫。
李鴻章簽下《辛丑條約》后,慈禧和光緒重新又回到了宮里。
對慈禧和光緒深感失望的李瑞東,不愿意再服務于他們,所以辭掉了職務,回老家潛心研究拳法,并收徒授藝。
由于他為人仗義,慷慨大方,因此不少武林好手都喜歡找他切磋武藝。而他從不看對方出身高低,一視同仁,總是熱情接待。甚至還奉送回家的盤纏,因此他在地方上又有「小孟嘗君」的稱號。
後來,李瑞東還與李存義等人創辦了中華武士會,并因武功最高,被推舉為會長。不過,當時李瑞東正在北京傳授武藝,所以他讓徒弟李進修的兒子代為傳授太極拳法。而他則常常抽空到武士會去檢驗學生們練功的情況。
1917年春節,李瑞東回武清老家過年。據說因煤氣使用不當,中毒身亡,享年66歲,這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