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小說,按照是否存在真實的歷史背景,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有歷史背景的,比如射雕三部曲、天龍八部;二是歷史背景迷糊的,比如連城訣、俠客行和笑傲江湖。
在前者當中,除了很特殊的一部中篇越女劍,是以春秋末年吳越爭霸為背景之外,最早的一部天龍八部,也是以北宋哲宗年間為背景的了,一直到飛狐外傳所在的滿清乾隆年間。
這樣看來,金庸先生的作品中,并沒有直接出現過唐朝的高手,這是否就代表唐朝沒有高手了呢?也未必。
【1】
讀了金庸武俠,再讀另一名武俠小說大家梁羽生的作品,我們會在其喜歡的歷史背景上發現很多不同。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其實主要就是宋代為背景,然后就是以滿清為背景,以宋代為背景的,天龍八部抗遼、射雕三部曲抗金、抗元,滿清為背景的則是抗擊滿洲人。
簡單地說,就是全書都是貫穿著一種悲壯之氣,書中就沒有中原文明鼎盛時代,或者大一統時代。幾乎在所有的作品當中,都是朝廷腐朽腐敗,朝廷的軍隊無能之極。就算是江湖上武功最低的不入流的小幫會人物,也能輕松吊打幾倍、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軍人。
可以說,在江湖紛爭之余,其實武林當中,是存在著一種統一的反抗之氣的。
射雕英雄傳當中,除了金國趙王府招募的那幾名宵小之外,沒有武功高手供他們驅使。到了神雕俠侶當中,郭靖召開天下英雄大會,到場的武林高手有兩千多人。相比之下,金輪法王作為蒙古國師,也只不過帶了數名高手前來挑釁。
實際上,就算是到了襄陽大戰的時候,金輪法王手下,也只有那幾名高手而已。這就說明,當時中原高手的集體傾向,那就是內部斗爭可以殘酷,但是會一致對外。這一點,到了倚天屠龍記時代就更為明顯了。
我們都知道,峨眉派掌門滅絕師太是一個殘暴兇險的老師太,但是就算是滅絕師太,人生的第一理想,竟然不是成為天下武功第一,甚至不是讓峨眉派成為中原第一大門派,而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就說明,驅逐韃虜,就是中原幾乎所有武林高手的愿景。這其實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金庸的江湖不止是打打殺殺,而是肩負著偉大的使命。
相比之下,梁羽生筆下的中原高手,雖然也有些大義,但是遠不如金庸先生筆下這麼純粹。所以,梁羽生筆下,從唐代到明清,各個大時代,都有寫過。
【2】
而金庸先生,其實不只是沒有寫過唐朝的高手,就算是明朝鼎盛時期的,也一樣沒有寫過。其實,在金庸先生的小說當中,一個朝代武功鼎盛,說的是這個朝代的綜合實力,并不是指的武術家的個人能力。
唐代的武功遠勝宋朝,指的是唐代中前期的威風八面,萬國來朝。這一點在天龍八部當中有過仔細描述。所以,唐朝的高手,在金庸先生筆下也有影子,但是并不意味著如同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武功一定比宋朝的高手高。
比如天龍八部當中,「本寺之中,自然也有人佛法修為不足,卻要強自多學上乘武功的,但練將下去,若非走火入魔,便是內傷難愈。本寺玄澄大師一身超凡絕俗的武學修為,先輩高僧均許為本寺二百年來武功第一。但他在一夜之間,突然筋脈俱斷,成為廢人,那便是為此了。」
雖然文中沒有詳細記錄玄澄大師就是唐朝人,但是從本寺二百年來武功第一,可以看出,這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這是不是意味著,這名高手的武功高于掃地僧呢?當然不是,從原文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掃地僧說的他被公認為二百年來少林寺武功第一,指的是那些明面上的高手,比如少林派掌門玄慈大師。掃地僧屬于不在評判標準之內了。
很顯然,掃地僧是七十二項絕技全會的,玄澄會十幾項就不錯了,而且掃地僧自然不可能練功練得全身癱瘓。
【3】
除此之外,丐幫幫主的絕學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也是從唐代的第三代幫主手中傳下來的,原文道:「我幫第三任幫主的武功,尤勝開幫祖師,他在這路棒法中更加入無數奧妙變化。數百年來,我幫逢到危難關頭,幫主親自出馬,往往便仗這打狗棒法除奸殺敵,鎮懾群邪。」
這位不知名的丐幫第三代幫主,雖然武功未必能趕得上洪七公,但也應該是一位了不得的高手。
除此之外,射雕當中,江南七俠之中的韓小瑩所用的越女劍法,也是唐末的一名武學高手改編的。
除了這些金庸先生透露出的虛構人物之外,甚至還存在在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比如:「方證方丈續道:‘但那般刺密諦大師所闡發的,大抵是禪宗佛學。直到十二年后,二祖在長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的年輕人,談論三日三晚,才將《易筋經》中的武學秘奧,盡數領悟。’他頓了一頓,說道:‘那位年輕人,便是唐朝開國大功臣,後來輔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將入相,爵封衛公的李靖。李衛公建不世奇功,想來也是從《易筋經》中得到了不少教益。」
這是李靖直接學過易筋經的證據,也是金庸先生把真實歷史人物編入小說中的證明。從這些內容可以看出來,唐代的高手和宋朝的高手,是有著明顯的承繼關系的。唐朝人修煉易筋經,宋朝人,以及更靠后的武林人物也一樣修煉易筋經。
金庸先生之所以沒有寫到過唐朝的武林高手,主要是因為他對于武俠小說的定位所決定的。甚至,金庸先生自己在接受采訪的時候也說到過,他對于宋朝以前,比如唐代的歷史并不熟悉,強行要寫的話會缺少代入感。也因為此,所以除了一部中篇越女劍之外,金庸先生沒有以宋代以前為背景的武俠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