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名槍,粗制濫造的英國斯登沖鋒槍,為何能風靡世界?

加油娜娜酱 2022/12/25 檢舉 我要評論

19世紀末,連發機槍開始投入戰爭。縱觀整個20世紀,隨著武器裝備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各國都開始專注于研制火力更為強大的連發自動武器。時間來到二戰,戰爭爆發的時候,彼時英國還在使用從美國采購的湯普森沖鋒槍。雖然這是一種高質量的自動武器,但它的售價不菲。1939年,這種沖鋒槍的采購單價是200美元一把。到1941年,盡管價格下降到70美元左右,但數量一多依舊是一筆巨款。隨后,在敦刻爾克的撤離過程中,雖然英國成功將遠征軍大部撤回國內,但是大量裝備被丟棄,其中就包括大批各型單兵武器。

▲1942年,英國士兵正在接受針對斯登MkII沖鋒槍的訓練

1941年,隨著美國正式宣布參戰導致軍火訂單緊俏,使得英國采購湯普森沖鋒槍的計劃變得困難。在此前,由于過度依賴從其他國家采購,英國就已經意識到缺乏自研輕型自動武器的嚴重性,而隨著戰爭壓力的不斷升級,迫使英國人做出了改革。此時德軍的勢頭正盛,由于擔心德國將會很快入侵英國,英國軍方便委托恩菲爾德的皇家輕型武器廠研制一種新式沖鋒槍。按照軍械委員會的要求,在確保性能的同時,也要保證成本低廉,便于制造,盡快讓海陸空三軍都大量裝備。

于是很快,斯登沖鋒槍便橫空出世,這款沖鋒槍由雷金納德-V-謝潑德少校和哈羅德-J-特平設計。該槍各零件主要由沖壓工藝制成,幾乎不需要焊接,因此大部分零件生產可以在小工廠完成,最后在恩菲爾德組裝即可。最為重要的是,這種沖鋒槍的生產成本低得驚人,大約用11美元的價格就能生產一支斯登沖鋒槍,也就是1支湯普森抵得上7支斯登。

▲英國達勒姆輕步兵團的士兵

在命名的時候也非常簡單,設計者只是簡單地從謝潑德的 「S 」和特平的 「T 」中取了一個字,然后加上恩菲爾德的前兩個字母就組合除了「STEN」這個詞。很快,斯登沖鋒槍就被投入了戰場。但起初,英國士兵卻對它不以為然,這種武器實在是結構太簡單了,遠不如他們以前手中的單動步槍或者機槍那樣令人印象深刻。同時由于匆忙投入使用,導致前期斯登沖鋒槍故障頻發。但是斯登沖鋒槍在近距離的精度還是十分可靠的。

▲1942年,一名工廠工人與斯登沖鋒槍合影

隨后,斯登沖鋒槍開始不斷進行升級,生產出多款改進型并有許多變種進入生產。絕大多數問題得到了解決,但是像MkII和MkIII掉在地上會意外走火,單發狀態下偶爾也會連發射擊等問題還是較為突出。

▲軍械庫的后勤女兵將生產好的斯登沖鋒槍裝箱,準備送到部隊去

盡管存在各種問題,但是斯登沖鋒槍的出現讓英軍有了和德軍對抗的單兵火力。二戰期間,這種沖鋒槍還被大量空投至德國占領區以供地下抵抗組織使用,隨后,隨著制造商不斷修正問題,加上士兵的訓練效果提升,懂得如何去保養這款武器,使得該槍的威力也大為增強,最終為盟軍取得最終勝利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此外在1948年爆發的阿以沖突中,該武器是以色列當時能夠生產的少數武器之一。

▲以色列女兵使用STEN沖鋒槍訓練,1948年

搶先看最新趣聞請贊下面專頁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