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科學家和民眾都擔心地球上人類實驗意外造出的微型黑洞可能誘發可見宇宙的塌陷......但實際上直到現在,并沒有真的誘發!
因為在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啟動之初,不少公眾曾擔心LHC會制造出微型黑洞進而吞噬掉整個地球。所以物理學家們不得不對此公開作出解釋加以安撫人心。
科學家們指出LHC并不會創造出微型黑洞,即使有也會立即蒸發掉。
他們也駁斥了希格斯玻色子會誘發真空塌陷的相關說法。不過此前三位物理學家在經過一番計算后發現,在鏈式反應中,微型黑洞確實會誘發宇宙的塌陷,并把論文發表在了國外的科學期刊上。
這幾位物理學家認為微型黑洞是可以作為「種子」,誘發假真空海洋形成真真空泡沫。如果沒有微型黑洞,真真空泡沫會不可避免的收縮。但如果真真空泡沫中包含了一個微型黑洞,它將會是另一個不一樣的故事和結局。黑洞的引力會改變能量平衡,泡沫會變大, 會在瞬間吞噬整個可見宇宙。
但我們需要為此擔心嗎?
科學家說,完全不需要。
因為百億年的宇宙歷史在指示給我們,黑洞并沒有誘發宇宙的塌陷。 物理學家們認為存在有我們不知道的物理機制穩定住了整個真空。
不過或許是幸存者偏差,但無人能知。
此外,科學界持有的另外一種理論也很有趣和新奇,有不少科學家認為: 我們所在的三維宇宙可能源自四維的黑洞!
通常標準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目前我們所在的三維宇宙來自一個無限致密的點——即奇點——的創世大爆炸。但到底是什麼觸發了這次大爆炸,當下的物理學理論均無法給予合理的解釋。加拿大天體物理學家Niayesh Afshordi和同事提出了一種新的假說:我們所在的三維宇宙可能源自四維的黑洞。
他們是繼承發展了物理學家Gia Dvali等人在2000年提出的一個假說。這個假說推測我們存在的三維宇宙實際是一張漂浮在巨大的四維宇宙上的膜。物理學家Afshordi的團隊覺察到,如果這個四維宇宙有自己的四維恒星, 那麼其中部分恒星可能會塌陷形成四維黑洞,類似我們宇宙中巨型恒星的死亡方式:超新星爆發,噴射出外層,內層塌陷成黑洞。
而我們宇宙的黑洞會被一個叫視界的球形表面所界定,如果三維空間用二維對象(平面)在黑洞內創造一個邊界,那麼四維宇宙的黑洞視界可能是一個三維對象——他們稱之為超球面。Afshordi的團隊建立模型模擬了四維恒星的死亡,他們發現恒星噴射出的材料會形成一個三維的膜,環繞著黑洞的三維視界而緩慢膨脹。
所以物理學家Afshordi最終認為,我們目前主流認可的宇宙大爆炸實際上只是一個海市蜃樓般的存在。
最后,你們相信宇宙大爆炸的說法麼?
代表者: 土屋千冬
郵便番号:114-0001
住所: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
資本金:2,000,000円
設立日:2023年03月07日